大悟县编印《红色家书》校本教材,10万学子共筑“将军县”精神传承之路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将军县”——大悟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大悟县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广大青少年学子搭建起一座精神传承的桥梁。近日,大悟县编印的《红色家书》校本教材正式投入使用,预计10万学子将共同学习这份承载着革命先辈家国情怀的精神食粮。
《红色家书》校本教材以革命先辈的红色家书为载体,深入挖掘大悟县丰富的红色资源,旨在让广大青少年学子在阅读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革命先烈的家书、诗词、日记等,既有文字,也有图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据悉,该教材由大悟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党史研究室等部门联合编印,历时一年多完成。在编印过程中,工作人员深入挖掘大悟县的红色故事,广泛收集革命先辈的红色家书,力求让教材内容真实、生动、感人。
大悟县是著名的“将军县”,曾走出过徐向前、李先念等一大批革命先烈。这些革命先烈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如今,大悟县编印《红色家书》校本教材,就是要让革命先辈的精神薪火相传,激励广大青少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家书》校本教材的投入使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这份教材,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为自己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教师们也表示,这份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色家书》校本教材,大悟县还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活动等,让红色基因在大悟县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10万学子共筑“将军县”精神传承之路,大悟县编印《红色家书》校本教材只是一个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悟县将继续加大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力度,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大悟力量。
- • “孝德银行”德育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表彰,创新教育理念引领未来
- • “三节龙·跳鼓非遗工坊惊艳淘宝造物节,单品预售突破万件”
- • 孝昌县打造全国最大红栀子种植基地,助力10万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 • 孝感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全面启动,破解家长“接送难”难题
- • 孝南区朱湖湿地碳汇交易首单成功落地,企业购买5000吨指标助力碳中和
- • 汉川市“零工驿站”助力乡镇灵活就业,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团山茶场创新体验,采茶制茶课定制专属“云雾茶礼盒”
- •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山歌汇演,老兵领唱《送郎当红军》传承革命精神^[大悟]^
- • 武汉对口帮扶孝感成效显著,年度产业合作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雕花剪纸与故宫文创跨界联名,打造《楚韵华章》系列文创精品
- • 孝汉同城政务服务跨市通办,148项事项异地可办,便民利企新举措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 • 鄂豫边区革命文物数字展馆访问量突破千万,传承红色文化迈上新台阶
- • 汉川市汈汊湖全藕宴创新赛:厨师匠心雕琢《二十四孝》藕雕,传承孝道文化
- • 孟宗孝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学者共议“二十四孝”的当代价值
- • 孝感打造10条乡村慢游线路,骑行绿道串联古镇田园,畅享田园风光
- • 全省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落地,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 • 孝昌县小河镇重现“十全十美”婚俗,新人跨火盆饮合卺酒,传承千年传统文化
- • 孝感非遗大数据平台成功收录8.7万条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政府采购力促中小企业份额提升至80%,本土创新企业迎来发展春天
- • 云梦县电商直播村孵化计划助力本土网红带货突破5000万元大关
- • 孝南区实验学校荣膺“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称号,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
- • 大悟县“打糍粑耐力赛”开锣,夫妻搭档连续捶打2小时展现传统技艺魅力^[大悟]^
- • 老澴河端午龙舟争霸赛激情上演,48支队伍竞逐“孝文化金桨”
- • 汉川服装产业带借力阿里国际站,跨境电商订单激增300%
- • 孝昌县藤编非遗工坊华丽转身,跨境电商助力产品热销欧美,年创汇千万美元
- • 夏日炎炎,畅游水世界:汉川水上乐园与应城短港漂流开放时间表全解析
- • 湖北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再攀高峰:新增2个硕士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 • 汉川市沉湖镇“稻鳝共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亩均增收8000元
- • 小河明清古街焕新颜,百年当铺茶馆再现商帮文化魅力
- • 孝感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 云梦鱼面牵手东南亚超市:海外华人乡愁美食年供万吨,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孝感东站新高铁线路开通,北上广深直达时间大幅缩短,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 • 孝感首条“空中小巴”航线试运行,直升机助力景区与机场无缝对接
- • 董永美食街华丽升级,省级标准化夜市再展风采,商户免租政策延续三年助力发展
- • 孝南首条地铁规划公示:直连武汉临空经济区,2026年通车在即
- • 云梦县秦简文化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15万人次,创收破千万,助力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孝感“乡村CEO”计划启动,50名大学生返乡助力乡村振兴
- • 贫困村屋顶光伏全覆盖,每户年发电收入超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投产,200名脱贫户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感豆丝:一缕乡愁,一锅传承——《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家常美味
- • 汉孝同城再添千亿级项目: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孝感片区开工30家高新企业,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首条社区微循环公交开通,便捷服务串联10个小区直达菜场医院
- • 央视聚焦孝感文旅:祥云湾古建群焕新颜,成为汉服摄影热门取景地
- • 楚文化研究院重磅发布《孝德文化当代转化白皮书》 探讨传统孝德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 • 00后选手在汉川市“渔网编织争霸赛”中刷新祖传技艺,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孝感米酒冰淇淋风靡全国:传统与创新碰撞,月销百万支,掀起夏日清凉风暴
- • 孝感实验高中新校区荣获“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绿色校园建设再迈新台阶
- • 安陆市银杏产业链延伸,生物制药企业成功提取黄酮素出口日韩
- • 孝感市召开年度人代会聚焦未来五年城市发展规划
- • 安陆钱冲古银杏群落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村”称号,生态旅游新亮点
- • 村级光伏扶贫项目累计分红1500万元,助力8000余户脱贫户共享发展成果
- • 德国博世零碳工厂落户中国:全流程使用绿电,年产新能源汽车电机百万台
- • 汉川市马口镇第三小学新校区落成,新增学位1500个,助力缓解入学压力
- • 老澴河龙舟争霸赛激情开桨,30支队伍竞逐“孝文化之舟”
- • 云梦扶贫搬迁社区配建幼儿园,助力500名儿童顺利入学
- • 城区新建3所普惠性托育中心,助力双职工家庭破解带娃难题
- • “扶贫公益岗位扩容,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稳定在1500个:助力乡村振兴,共创美好未来”
- • 汉川市田间学校开班,无人机植保培训助力千名新农人腾飞^[汉川]^
- • 职业教育中心定向培养贫困生,助力脱贫攻坚输送技能人才3000人
- • 汉川荷月文化节签约农旅项目23个,总投资额达42亿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观音湖环湖马拉松10月盛大开跑,赛道浪漫穿越万亩樱花林”
- • 应城市教育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精准监测10万学生体质健康变化
- • 明代《孝感县志》孤本影印回归,填补地方志空白,再现历史光辉
- • 跨省务工交通补贴全覆盖,助力脱贫劳动力8万人次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 孝感综保区封关运营:首日签约跨境电商项目12个,货值预估破百亿
- • 汉川莲藕罐头远销日本:零添加防腐剂获JAS认证,展现中国绿色食品魅力
- • 孝感首条红色研学专线开启,串联23处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槐荫记》数字修复版荣登国家非遗影像库,楚剧传承再添新篇章
- • 大悟县“打糍粑耐力赛”开锣,夫妻搭档连续捶打2小时^[大悟]^
- • 大悟县编印《红色家书》校本教材,10万学子传承“将军县”精神^[大悟]^
- • 新城镇红色研学基地挂牌,穿红军装、吃“忆苦饭”成亮点
- • “李白文化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30个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
- • 孝感七旬老人40年守护乡村小学,荣膺“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 • 汉川市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中职生体验高铁驾驶与化工操作新篇章
- • 孝昌县白沙镇中心小学新校区竣工,新增学位1200个,助力解决“大班额”难题
- • 征地新标准:区片综合地价49500元/亩,补偿费构成与计算逻辑全解析
- • 大悟县“打糍粑耐力赛”开锣,夫妻搭档连续捶打2小时展现坚韧精神^[大悟]^
- • 汤池温泉旅游扶贫,农家乐蓬勃发展,户均年收入突破8万元
- • 安陆市接官乡“添丁祭井”仪式重启,新生儿取水祈福保安康,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孝感乡村建筑风貌整治:荆楚风格农房荣获联合国设计大奖,展现中国乡村新风貌
- • 云梦郑家湖墓地新发现战国竹简,改写楚文化与孝感早期文明认知
- • 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启用,助力残疾人士重拾生活希望
- • 县长变身主播,直播带货助力藕农,汉川莲藕单场卖出50万斤
- • 刘华清故居陈列航母模型,AR技术助力展现中国海军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