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生态搬迁安置点竣工,200户村民喜迁“绿色社区”
近日,孝感市一生态搬迁安置点正式竣工,200户村民喜迁新居,住进了充满绿色气息的“绿色社区”。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孝感市生态搬迁安置点位于孝南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安置点终于竣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安置点内部设施完善,包括住宅、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住宅楼均为多层建筑,每户面积约80平方米,内部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小区绿化率达35%,设有多个绿化带和休闲广场,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以前住的地方环境很差,下雨天地面泥泞,冬天冷夏天热,现在搬进了新家,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真是太好了!”村民张大妈激动地说。她表示,新家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还让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绿色社区”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还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安置点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孝感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搬迁安置点的建成,是孝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孝感市将继续加大生态搬迁力度,让更多村民享受到生态搬迁带来的实惠。
在生态搬迁安置点建成后,孝感市还开展了系列配套工作,如就业培训、产业发展等,确保搬迁村民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同时,孝感市还加强了安置点的社区管理,建立健全了社区服务体系,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保障。
生态搬迁安置点的建成,是孝感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让村民住进了“绿色社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孝感市将继续发挥生态搬迁安置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孝感市生态搬迁安置点的建成,标志着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党的领导下,孝感市将继续努力,让更多村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 • 应城市汤池镇首创“乡贤积分制”,公益养老福利新举措^[应城]^
- • 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创纪录,2000人参赛展现教育风采
- • 全国首座农业元宇宙实验室落户孝感,开启虚拟农场对接实体生产新篇章
- • 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盛大开园,井下800米盐矿遗址带你穿越千年盐文化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电站,孝感年发电量满足10万户家庭需求
- • 大别山贫困村建“共享工坊”,手工艺品出口欧美创汇百万
- • 孝感乡村亲子游TOP5推荐:采摘、非遗、萌宠乐园,畅享欢乐时光!
- • 孝昌县试点“周末公益课堂”:千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感雕花剪纸惊艳亮相大英博物馆“东方雅韵”特展
- • 孝感双峰山景区荣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汉川农村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487个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心医院微创手术突破千例,七旬患者心脏修复成功率高达98%
- • “敢快干”精神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全国典型案例闪耀光芒
- • 门板湾遗址陶器甲骨文前身符号惊现,考古界为之震动
- • 《董永传说AR绘本荣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孝南区中考“一分三率”连续三年居全市榜首,乡镇中学逆袭成黑马^[孝南]^
- • 城乡公交“一元通”全覆盖,日均服务2万群众出行,助力乡村振兴
- • 乡镇快递进村全覆盖,300个村级站点助力“最后一公里”
- • 元宵灯会预告:老澴河十里灯河即将点亮,璀璨盛宴即将上演!
- • 大悟红色歌谣数据库上线,AI修复百首抗战原声:传承历史记忆,科技助力红色文化
- • 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连续三年保持100%,筑牢健康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孝感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 战疫中的美食力量:孝感米酒日夜兼程驰援上海方舱
- • 孝感乡村人才公寓启用,大学生返乡创业享免三年租金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 • 《站花墙》交响乐版惊艳亮相国家大剧院,楚剧经典焕发新光彩
- • 云梦县“秦简文化研学游”火爆,学生穿汉服学简牍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魅力^[云梦]^
- • “全市中小学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家长手机可实时监督,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 • 汉江生态经济带防洪提升工程全面竣工,筑牢绿色发展安全屏障
- • 汉江汉川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万标箱,RCEP国家航线全面开通,汉川港迎来新纪元
- • 孝感营商环境大跃进:跻身中部城市前十,企业满意度高达96%
- • 孝感农业无人机应用普及率全省第一,植保成本降低六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首衡城冷链物流中心荣获国家骨干冷链基地称号,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农业保险创新试点成效显著:覆盖30万农户,理赔效率提升70%
- • 孝感“三孝”文化大数据平台上线,传承千年文献2.3万份,助力文化振兴
- • 孝感市以“敢快干”精神实现经济总量三年跨越式增长
- • 孝感米酒太空菌种培育项目荣获国家科技立项,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 • 汉川市沉湖镇“稻鳝共养”模式推广,亩均增收8000元助力农民致富新篇章
- • 孝感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院士专家田间地头开讲堂,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新增60万亩优质耕地
- • 汉川市马口镇第二幼儿园盛大开园,开启“托幼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汉川]^
- • 孝感城市更新计划正式启动:三年内改造50个城中村,惠及20万居民
- • 老澴河搬迁户“一户一策”帮扶,技能培训实现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冬日暖阳下的老澴河年货大集:非遗美食一站式采购盛宴
- • 汉川市汈汊湖退垸还湖工程圆满完工,新增湿地面积1500亩,助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 “孝行天下”公益基金成立,助力孝老爱亲模范家庭传承美德
- • 孝昌小河镇非遗夜市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榜单
- • 大悟县宣化店镇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升级,VR党史体验馆助力党史学习新篇章^[大悟]^
- • 周巷镇苗木基地研学游上线,DIY微盆景体验活动让您带回家一份绿色美好
- • 应城市汤池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温泉民宿预订量翻倍增长^[应城]^
- • “澴川名师工程”:三年计划助力培养50名省级名师
- • 武汉对口帮扶孝感:百家企业结对,落地扶贫项目53个,共筑脱贫攻坚战新篇章
- • 应城盐矿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首创井下800米沉浸式体验引领文化新风尚
- • 门板湾遗址揭示史前水利奥秘,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
- • 汉川市启动渔谚普查,老渔民口述百年湖捕智慧^[汉川]^
- • 孝感携手雀巢,全球最大米酒深加工项目落地,年消化糯米10万吨
- • 中职生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湖北代表队荣获三金,领跑全国
- • 孝昌县油茶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 • 大悟红叶节引入元宇宙营销,游客量增长150% 创新旅游模式引领行业潮流
- • 大悟鄂豫边冷链物流枢纽正式启用,辐射三省二十县,年吞吐量达五十万吨
- • 孝感第二水源工程通水,百万居民共享徐家河水库甘泉
- • 孝昌县小悟乡皮影戏班重现江湖,演绎《岳飞传》场场爆满,传统文化魅力再现^[孝昌]^
- • 全面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工资水平迈向公务员标准
- • 云梦鱼面:一碟美食,一卷乡愁,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特别篇
- • “三节龙·跳鼓非遗工坊惊艳淘宝造物节,单品预售突破万件”
- • 大悟县高店乡“乡村健康小屋”正式投用,远程问诊三甲医院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大悟]^
- • 湖北铝业转型升级示范园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应城2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能源材料项目发展,打造绿色产业新引擎
- • 府河烟火四百年 云梦杂烩味传荆楚
- • 安陆市孛畈镇“石敢当”习俗:百年辟邪石刻数字化存档^[安陆]^
- • “海外华裔青少年‘孝文化寻根之旅’连续举办12届: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额突破亿元大关,孵化企业达23家,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府河湿地生态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热议“湿地与诗歌共生”
- • 考古实证:秦代迁陵县治遗址出土竹简揭开孝感先民生活细节
- • 安全生产百日行动突击检查,整改化工企业隐患43处,筑牢安全防线
- • 澴河生态修复工程助力20万村民,沿岸村庄焕新变身为湿地公园
- • 汉川荷月糕重现宫廷秘方:百年老字号日销万盒成中秋爆款
- • 鄂豫边区革命故事VR体验系统荣获国家专利,创新传承红色文化
- • 孝南区杨店龙灯数字化存档:3D扫描技术助力百年龙头传承
- • 孝南区杨店高龙:3D建模助力数字博物馆永久保存历史遗产^[孝南]^
- • 膏盐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为周边10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新去处
- • 大别山贫困村共享书屋助力留守儿童课外教育全覆盖
- • 应城市蒲阳谜语大赛千人参与,方言谐音灯谜难倒观众,一场文化盛宴!
- • 应城设立2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材料项目发展
- • 孝感东站新高铁线路开通,北上广深直达时间大幅缩短,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