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地,235家企业携手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积极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旨在通过企业帮扶,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近日,这一行动已在全国范围内落地,235家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共同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万企兴万村”行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企业的积极响应。这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为贫困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235家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在农业方面,企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提供市场信息等方式,帮助贫困村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在工业方面,企业为贫困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服务业方面,企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为贫困村注入新的活力。
以某省为例,该省共有100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与100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这些企业通过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形式,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在产业扶贫方面,企业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如种植中药材、养殖生态家禽等,提高村民收入。在就业扶贫方面,企业为贫困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在教育扶贫方面,企业资助贫困村的孩子接受教育,助力他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企业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为贫困村带来了诸多实惠。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企业为贫困村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村民种植优质水果,提高水果品质,拓宽销售渠道,使村民收入逐年增长。
案例二:某企业为贫困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同时,企业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就业竞争力。
案例三:某企业投资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万企兴万村”行动的落地,不仅为贫困村带来了希望,也为企业自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企业通过参与扶贫,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同时也为企业拓展了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万企兴万村”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贫困村将逐步实现脱贫致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大悟山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艺师精彩演绎“三茶统筹”非遗技艺
- • 德国博世零碳工厂落户中国:全流程使用绿电,年产新能源汽车电机百万台
- • 汉川市汈汊湖渔光互补二期并网,助力绿色发展,年发电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汉川]^
- • 赵棚镇蓝莓采摘季盛大开启,亲子研学路线全攻略
- •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共筑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研发新篇章
- • 孝感高新区荣获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称号,年产值突破800亿元再创新高
- • 大悟山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艺师演绎“三茶统筹”非遗技艺,传承千年茶文化
- • 大悟县丰店镇井神生日:村民投银锁祈水源不竭
- • “万企兴万村”行动成效显著:235家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悟县织锦带技艺走进高校,留学生感受经纬交织的奥秘
- • “招才引智”新政助力高层次人才:百万购房补贴,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全保障
- • 大悟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调峰能力达30亿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云梦县“免申即享”惠企资金直达账户,全年兑付奖补资金2.3亿,助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云梦]^
- • 城乡公交“一元通”全覆盖,日均服务2万群众出行,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 • “云梦秦简书法大赛盛大启幕,全球书法家共赴“千年律令”文化之旅”
- • 汉川民歌大赛决赛落幕,非遗传承人演绎原生态《薅草歌》展现民间艺术魅力
- • 全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周末免费开放,惠及30万市民健康生活
- • 云梦鱼面非遗工坊开放体验:跟随师傅学揉“银丝面”,传承千年技艺
- • 全球首条智能膏盐生产线投产,生产效率提升300%,引领行业新变革
- • 汈汊湖万亩荷花盛放,水上栈道骑行攻略全解析
- • 云梦“黄香故里”建成全国首个孝廉文化主题民宿集群,传承孝道文化新风尚
- • 大别山贫困村共享书屋助力留守儿童课外教育全覆盖
- • 云梦县教育创新,AI作业批改系统助力教师工作效率提升40%
- • 孝感首条“空中小巴”航线试运行,直升机助力景区与机场无缝对接
- • 汉川市沉湖镇新生儿“百日宴”古礼复原,剃胎发存青丝荷包,传承传统文化之美^[汉川]^
- • 应城市汤池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温泉民宿预订量翻倍增长^[应城]^
- • 汉川市携手武汉高校共建“菜篮子”基地,日供果蔬超百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汉川荷月糕:明清古法传承,老字号糕点铺日销5000盒,唤醒味蕾的甜蜜记忆
- • 汉川中职技能大赛金牌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职业教育再创辉煌
- • 孝感中院老干部重温总书记考察足迹,云梦简牍展点燃银发初心
- • 武汉全市建成52所“5G+智慧校园”,课堂直连名校,教育资源共享再升级
- • 汉川河蟹美食季盛大启幕,“蟹黄汤包”等十大创新菜榜单揭晓
- • 乡村CEO培训班圆满结业:50名大学生助力驻村运营集体经济
- • 汉川市职校技能大赛创历史,6名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展现职业教育新风采^[汉川]^
- • 大悟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突破4000万元,助力177个村脱贫致富
- • 孝昌“人才回乡”工程成效显著,年内吸引3000名技术工人返乡助力家乡发展
- • 安陆市接官乡“阳光存折”光伏项目助力贫困户年分红稳定2000元^[安陆]^
- • “油茶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覆盖200个行政村
- • 困难群体住房改造计划超额完成,危房清零惠及1200户,共筑温馨家园
- • 大悟县“打糍粑耐力赛”开锣,夫妻搭档连续捶打2小时,传承民俗魅力^[大悟]^
- • “智慧守护生命线: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全面覆盖全市水库、河道危险区域”
- • 湖北铝业转型升级示范园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迈入绿色发展新纪元
- • 千年银杏谷绽放光影魅力,安陆钱冲村国际摄影大赛盛大启幕
- • 孝感米酒:百年老店携手进驻纽约唐人街,传承中华美酒文化
- • 农学家黄润泽诞辰120周年:太空水稻种子的传承之旅
- • 八旬老人匠心独运,安陆市接官乡寿棺彩绘传承千年文化
- • 八旬老党员捐毕生积蓄100万,成立扶贫基金助力学子圆梦读书
- • 孝感籍航天员入选载人月球任务,家乡建航天科普基地,共筑航天梦
- • 刘华清故居陈列航母模型,AR技术助力展现中国海军发展历程
- • 孝感首条跨市地铁(武汉-孝感)规划获批,2027年通车在即,两地交通将迎来新纪元
- • 《二十四孝传奇》董永篇:中日韩合拍动画,孝感实景展现孝道之美
- • 孝南区朱湖糯米酒封坛大典:百户农家共展古法酿制技艺^[孝南]^
- • 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全面落地,4000名教师跨校交流,共筑教育均衡发展新篇章
- • 孝感雕花剪纸惊艳亮相大英博物馆“东方雅韵”特展
- • 八旬非遗传承人李凤英免费授徒,传统豆丝技艺走进直播间,传承匠心精神
- • 大别山悬崖村整村搬迁:48户村民喜迁光伏供暖新房
- • 孝感麻糖非遗技艺扶贫,留守妇女手作工坊月入4000+,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孝感校企合作扶贫新举措:贫困学员学汽修,毕业即进车企就业
- • 汉江孝感段航道升级,千吨级货轮可直通长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孝感非遗馆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人次,VR技术助力百项技艺传承
- • 楚能新能源孝感基地:锂电池产能突破百亿级规模,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应城膏盐矿区华丽转身,万亩富硒农业园产值提升5倍
- • 应城设立2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材料项目发展
- • 大悟县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投产,年产风电叶片2000套助力欧洲绿色转型
- • 全省首单“乡村振兴保险”在孝感落地,为30万农户撑起“保护伞”
- • 首条社区微循环公交开通,便捷服务覆盖8个大型居民区
- • 孝南区东山头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年转化废弃物1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悟中原突围纪念馆荣登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榜单
- • 孝感创新低碳扶贫模式:秸秆回收制燃料,农户每吨赚200元
- • 云梦秦简荣登“国家宝藏”特展,数字复原技术重现战国竹简风采
- • 汈汊湖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启动,300公顷湿地公园助力生态平衡
- • 非遗工坊蓬勃发展,楚剧学徒收入喜人突破5000元大关
- • 日本丰田汽车零部件基地落户孝南,助力华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 • AI养殖系统助力猪场转型升级,实现死亡率降低15%,成本节省两成
- • 孝感携手雀巢,全球最大米酒深加工项目落地,年消化糯米10万吨
- • 县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启用,三甲医院专家“云问诊”常态化服务惠及基层患者
- • “嵌入式”养老院模式助力实现街道全覆盖,床位超5000张,打造温馨养老新格局
- • 孝感市发布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新增中小学学位2.8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美籍华裔科学家杨祖佑慷慨捐赠,孝感国际科学交流基金助力学术交流
- • “澴川名师工程”:三年计划助力培养50名省级名师
- • 孝感美食元宇宙上线:VR体验麻糖制作,数字藏品首发破纪录
- • 中非经贸博览会孝感专场:签约咖啡加工、农机出口项目,总额超10亿美元
- • 《应城市黄滩酱油古法酿造纪录片闪耀国际非遗影展舞台^[应城]^》
- • 大悟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完工,年发电量可替代燃煤百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