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孝感文旅:祥云湾古建群焕新成为汉服摄影热门取景地
近年来,随着汉服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古建筑群成为了汉服爱好者的热门取景地。近日,央视聚焦孝感文旅,特别报道了位于孝感市孝南区祥云湾的古建群,这里因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汉服摄影的热门取景地。
祥云湾古建群位于孝感市孝南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祥云湾古建群始建于明朝,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古建群由多个建筑组成,包括祠堂、庙宇、民居等,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央视的报道中,祥云湾古建群以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汉服爱好者。在这里,游客们可以身着汉服,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
祥云湾古建群中的祠堂是游客们最喜爱的拍摄地点之一。祠堂建筑古朴典雅,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拍摄汉服古装照,感受古代士大夫的尊贵气质。此外,祠堂内供奉着祖先牌位,游客们还可以在这里进行祭祖活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庙宇是祥云湾古建群的另一大亮点。庙宇建筑精美,雕刻工艺精湛,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拍摄汉服与古建筑相融合的美丽画面。庙宇内供奉的神灵,也成为了游客们祈福求签的好去处。
民居是祥云湾古建群中最为贴近生活的建筑。这里的民居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拍摄汉服与民间生活的融合画面,感受古人的生活状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祥云湾古建群,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古建筑群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将祥云湾古建群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如今,祥云湾古建群已成为孝感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的古韵风情。汉服摄影爱好者更是络绎不绝,将祥云湾古建群的美景传播到全国各地。
央视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祥云湾古建群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祥云湾古建群将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古建筑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汉川市沉湖镇新生儿“百日宴”古礼复原,剃胎发存青丝荷包,传承传统文化之美^[汉川]^
- • 孝感纸品产业迈向高端化,恒安、维达等龙头年产值超500亿元
- • 华科孝感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盛大举行:30个硬科技项目签约,估值突破百亿大关
- • 大悟织锦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年出口订单突破千万大关
- • 云梦县秦简文化走进课堂,学生体验2200年前法律条文的魅力
- • 孝感市创新医疗服务模式,100个村级健康驿站助力慢性病贫困患者家门口取药
- • 中原突围胜利纪念日系列活动启动,红色情景剧《星火》首演,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汈汊湖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圆满交房,452户渔民喜领新房钥匙
- • “中国雷达之父”毕德显手稿入藏孝感科技档案馆,珍贵历史文献得以传承
- • 数字孪生技术助力乡村振兴:3D建模重现千年古村风貌
- • 中职生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湖北代表队荣获三金,领跑全国
- • 槐荫民俗文化市集盛大开市,非遗技艺现场演绎传统魅力
- • 汈汊湖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圆满完成,452户渔民喜领新房钥匙
- • 南宋理学大儒陆九渊讲学遗址复原,全息投影重现鹅湖之辩:千年学术盛会的现代演绎
- • 清代台湾总兵朱长泰文物回乡展,两岸学者共研海防史——传承历史记忆,促进文化交流
- • 孝感市全面启动百万亩“智慧农田”改造,物联网覆盖率突破60%
- • 元宵夜,三节龙灯舞与无人机表演共舞,点亮澴河夜空
- • 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助力脱贫,累计分红1500万元,惠及8000余户脱贫户
- • “三节龙·跳鼓非遗工坊惊艳淘宝造物节,单品预售突破万件”
- • 安陆钱冲古银杏群落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村”称号,生态旅游新亮点
- • 孝感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开启800名学生新篇章
- • 汉川杨林沟镇打造全国最大智慧渔场,5G技术助力万亩水面高效管理
- • 应城膏雕技艺与3D打印强强联手,创新国潮文创产品引领潮流
- • 4.5亿投入脱贫地区产业,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重点倾斜
- • 朱湖糯米宴成网红套餐:稻田餐厅日接待游客超千人,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刘华清故居陈列馆焕新升级,航母模型展区与AR技术共展海军建设辉煌成就
- • 汈汊湖万亩荷花盛放,水上栈道骑行攻略全解析
- • 澴河沿岸生态补偿金发放,千名贫困村民喜领“绿色工资”
- • 日本NHK拍摄《长江文明》纪录片聚焦孝感民俗: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对话
- • 云梦县沙河乡井神生日:村民投银锁祈水源不竭的古老仪式
- • 智慧中药房启用,代煎配送直达村卫生室,助力农村中医药服务升级
- • 汉川市职校教师赴德国研修,创新“双元制”教学标准,助力职业教育发展^[汉川]^
- • 荷兰奶业巨头投资10亿元建孝感乳品加工基地,助力中国乳业发展
- • 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助力脱贫,累计分红1500万元,惠及脱贫户8000余户
- • 汉川市马口镇非遗陶艺村开园,陶艺体验助农户增收万元^[汉川]^
- • 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医保政策再升级:脱贫人口参保率100%,大病救治病种扩至30种
- • “李白文化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30个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
- • 孝感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容:亚马逊、速卖通华中物流中心助力中部崛起
- • 孝感市以“敢快干”精神实现经济总量三年跨越式增长
- • 云梦县携手孝感职院打造“乡村振兴专班”,定向培育新时代村干部
- •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磊:十年税务生涯,从新兵到服务标兵的坚守与蜕变
- • “一键呼救”系统助力农村留守老人,守护生命安全覆盖80个偏远村庄
- • 汉川市创新金融模式,为纺织企业授信超100亿助力产业升级
- • 孝感发布10条乡村慢游线:骑行绿道串联古村、荷塘、茶山,畅享田园风光
- • 云梦县沙河乡启动“智慧养老手环”发放,实时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 • 《应城市黄滩酱油古法酿造纪录片闪耀国际非遗影展舞台^[应城]^》
- • 汤池温泉古法疗养体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北宋名相范仲淹孝感治水碑刻重见天日,解码江汉水利史
- • 李先念中原突围指挥部旧址惊现电报密码本原稿,揭秘革命战争时期密码通信秘辛
- • 民国实业家冷家骥商业版图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揭秘历史商业巨头的崛起之路
- • 孝文化融入地方教育:地方必修课教材与校本读物的创新发展
- • 应城市化工学校携手新都化工打造“订单班”,年薪保底8万元,助力学子就业新篇章
- • 爱国侨领汤子炳文物特展揭幕,南洋抗战募捐壮举再现光辉
- • 安陆襄阳携手共建汽车铝材供应链,助力特斯拉二级供应商发展
- • 夏日清凉盛宴:汉江夜游文化季,水上实景剧每周上演
- • 全国青少年简牍研学基地投用:AI模拟秦代律法判案,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太空育种基地落户孝南,13个特色新品系助力农业发展
- • “感动孝感”年度人物评选盛大启动,首设新市民贡献奖彰显城市温度
- • 《董永传说:跨越国界,多国联合申遗启动,入选人类非遗预备名录》
- • 云梦“黄香故里”建成全国首个孝廉文化主题民宿集群,传承孝道文化新风尚
- • 云梦农产品加工园晋升国家级,年转化粮食80万吨创收超百亿^[云梦]^
- • 城区爱心超市全覆盖,积分兑换制度助力脱贫户焕发内生动力
- • 乡村教师周转房新改建1200套,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
- • 应城市天鹅镇智慧大棚种出“太空草莓”,售价高达80元/斤供不应求
- • 应城膏盐矿工菜申遗:百年地洞萝卜炖排骨,传承“地下美食传奇”
- • 安陆市烟店镇“李白诗酒”生态农庄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助力^[安陆]^乡村振兴
- • 全国首座“诗词元宇宙”体验馆落户白兆山,开启诗意新体验
- • 红色教育基地助力民宿经济腾飞,300户年均增收超5万元
- • 汉川荷月糕:明清古法传承,老字号糕点铺日销5000盒,唤醒味蕾的甜蜜记忆
- • “睡虎地秦简保护工程盛大启动,全球招募文物修复专家共筑文化瑰宝”
- • 小河镇古街戏曲擂台赛,楚剧、采茶戏连演三天,传承民间艺术魅力
- • “红色管家”服务队情系百村,代缴代办助力留守老人破解生活难题
- • 孝感非遗大集开市,50项技艺现场展销+直播带货,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观音湖樱花诗会浪漫开启,诗人乘画舫即兴创作,诗意盎然共赏春光
- • 安陆粮机装备再创辉煌:智能碾米机出口量全国第一,非洲市场迎来新机遇
- • 孝感市发布“十四五”教育强市规划,新增学位3.5万个,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澴河古航道复航工程启动,助力明清商帮文化重现辉煌
- • 云梦县皮影戏传承人受聘职校,非遗专业学生年创收超百万,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孝昌小河镇非遗夜市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榜单
- • 云梦县荣膺国家粮食应急保障基地,年储备能力突破50万吨
- • 孝昌县小悟乡“快递进村”工程圆满落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应城精细化工园产值突破百亿大关,成功跻身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基地
- • 大悟红色研学基地暑期火爆,接待青少年超10万人次
- • 汉川市启动渔谚普查,老渔民口述百年湖捕智慧^[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