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红色旅游经济贡献率跃居全省县域前三,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近年来,大悟县紧紧围绕“红色旅游”这一特色品牌,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3年,大悟县红色旅游经济贡献率跃居全省县域前三,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悟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里曾是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革命队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和革命故事。近年来,大悟县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为了提升红色旅游品质,大悟县加大了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大悟县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用于红色旅游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加强了红色旅游景点的环境整治,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
二、红色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大悟县紧紧围绕红色旅游这一主题,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红色景点参观、红色故事讲解外,还推出了红色文化体验、红色教育研学、红色美食品尝等多种旅游产品。此外,大悟县还结合当地特色,推出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红色旅游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大悟县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据统计,2023年,大悟县红色旅游产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5万人。同时,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四、红色旅游经济贡献率跃居全省县域前三
在红色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大悟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大悟县红色旅游经济贡献率跃居全省县域前三,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大悟县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和持续投入。
总之,大悟县红色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悟县将继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大红色旅游产业投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 • 孝感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村民“一元公交”轻松进城
- • 汉川仙桃携手共建江汉纺织产业带,联合制定功能性面料标准
- • 汉川北站高架匝道桥通车倒计时: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再添新翼
- • 孝感北绕城高速通车,分流过境货车缓解城区拥堵
- • “千企联千村”行动深化,500家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助力乡村振兴
- • 云梦秦简书法大赛盛大启幕,全球书法家共书“千年律令”
- • 孝感发布“外资十条”: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最高返还地方留存税收9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鄂豫皖三省民歌邀请赛在孝感盛大开幕,30支代表队同台竞技
- • “青少年红色研学夏令营开营,VR技术助力‘重走长征路’体验”
- • 应城石膏矿转型扶贫产业园:助力脱贫攻坚,吸纳8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 • 汉川市渔网编织擂台赛,90后选手刷新速度纪录,谱写新时代工匠精神新篇章
- • 清明河乡农耕文化节:百架水车竞速灌溉,历史重现农耕风采
- • 云梦烹饪职校:年输送餐饮人才2000人,就业率100%,助力行业发展
- • 首条社区微循环公交开通,打造便捷生活新体验
- • 观音湖生态旅游区惊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野生红豆杉群落
- • 孝昌县深圳电子产业转移园盛大开园,50家深企签约进驻,共筑产业新篇章
- • 孝昌县采莲船即兴唱词赛,八旬老艺人夺冠,传承非遗文化再添精彩篇章
- • 2023年度本土民宿TOP10榜单:湖景木屋与窑洞客栈任选,带你领略独特风情
- • 武汉都市圈医保“一卡通”落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免备案,便民措施再升级
- • 孝昌县教育联考共同体成立,7所乡镇中学共享优质试题库^[孝昌]^
- • 云梦蔬菜扶贫模式入选全国案例,10万亩大棚助力8万农民脱贫
- • 汉川市沉湖镇“稻鳝共养”模式推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大悟红色文创设计大赛:红军IP盲盒成爆款,红色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澴河沿岸生态绿道:50公里健身长廊,市民休闲新宠
- • 老字号鲁源兴携手《原神》推出联名款豆皮:二次元美食新风尚
- • 孝感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院士专家田间地头开讲堂,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大悟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百万家庭需求
- • 膏盐文化节盛大开幕,4D光影秀再现千年地下盐矿传奇
- • 台湾诗人管管纪念馆落成,两岸诗人共植“乡愁竹林”:文化传承与心灵共鸣的盛会
- • 大悟县职教中心国防教育成效显著,年输送兵员数量全省领先
- • 云梦县携手孝感职院打造“乡村振兴专班”,定向培育新时代村干部
- • 市中心医院微创手术突破千例,七旬患者心脏修复成功率高达98%
- • 汉江孝感段航道升级,千吨级货轮可直通长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 • 太白书院国学公开课开讲:学者深入解读李白诗中的“孝道情怀”
- •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贯通,千万亩耕地灌溉获保障,农业发展迎来新篇章
- • 孝感籍航天员荣膺载人月球任务,家乡倾力打造航天科普基地助力航天梦
- • 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园建成,10万亩低产林改造完成,助力乡村振兴
- • 农业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覆盖全国乡镇解决技术难题800余项
- • 应城市“双减”政策成效显著:课后服务全覆盖,家长满意度高达95%
- • 安陆市李白小学诗词擂台赛激情开赛,百名学子挑战飞花令^[安陆]^
- • 汉川河蟹丰收季开启,蟹农教你挑选“青背白肚”好蟹
- • 流动医院进深山,贫困村巡回诊疗车年服务5万人次,守护山区百姓健康
- • 孝感籍运动员亚运会夺冠,家乡设立体育发展基金会助力体育事业腾飞
- • 山区快递提速新篇章:无人机配送试点助力乡村物流发展
- • 槐荫民俗文化市集盛大开市,非遗技艺现场演绎传统魅力
- • 电商产业园助力农民网红崛起,500名农民网红年带货销售额破亿
- • 第十届大学生戏剧节盛大开幕,10所高校演绎《天仙配》新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精彩火花
- • 孝感循环经济产业园:年处理工业固废200万吨,利用率高达95%
- • 中法文化年特别活动:孝感主题月巴黎盛启,30场活动共筑中法友谊桥梁
- • 孝感发布10条乡村慢游线:骑行绿道串联古村、荷塘、茶山,感受田园诗意生活
- • 山村小学远程双师课堂全覆盖,名师连线支教惠及万人
- • 首条社区微循环公交开通,便捷服务覆盖8个大型居民区
- • 产业工人培育工程助力技能人才成长,年输送5万人才助力经济发展
- • 孝感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综合收入超50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光伏扶贫助力,贫困户住进“光伏房”,屋顶发电年赚3000元
- • 将军故里宣化店创新推出沉浸式红色剧本杀,传承红色基因
- • 孝感雕花剪纸数字藏品登陆阿里拍卖平台,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安陆市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基地挂牌,宁德时代需求对接助力产业发展
- • 大悟县携手信阳共建大别山红色旅游经济圈,跨省景区联票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 •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磊:十年税务生涯,从新兵到服务标兵的坚守与蜕变
- • 孝感市启动“名师领航工程”,致力于培养50名省级名师
- • 《应城市黄滩酱油古法酿造纪录片荣获国际民俗电影节大奖,传承千年技艺再放光芒^[应城]^》
- • 长江产投百亿级基金落户孝感高新区,赋能新质生产力
- • 残疾人康复中心启用,免费服务惠及2000人次/年,助力残疾人群体重拾生活希望
- • 孝昌县小悟乡“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出山时效缩短至24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悟中原突围纪念馆荣登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榜单
- • 汉孝同城再添千亿级项目: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孝感片区开工30家高新企业,共筑中部创新高地
- • 应城市黄滩镇新农人学院开班,院士授课助力直播带货达人培养^[应城]^
- • 云梦秦简荣登“国家宝藏”特展,数字复原技术重现战国竹简风采
- • 孝感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为800名学生提供温馨家园
- • “乡村CEO”培训班圆满结业:50名大学生驻村助力集体经济振兴
- • 汉川市渔俗文化馆盛大开馆,AR技术重现百年婚嫁流程,传承民俗文化魅力^[汉川]^
- • 楚剧AI虚拟主播“小楚儿”入驻孝感文旅公众号,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 • 汉川市职校教师赴德国研修,引入“双元制”教学标准,助力职业教育改革^[汉川]^
- • 大悟县丰店镇井神生日:村民投银锁祈水源不竭,传承千年古韵^[大悟]^
- • 华为云华中算力中心落户孝感:开启中部地区“东数西算”新时代
- • 雕花剪纸与故宫文创跨界联名,打造《楚韵华章》系列文创精品
- • 孝感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走廊”:携手联合申遗楚文化
- • 大悟县爱心校车全域覆盖,83条线路保障山区学生安全上学
- • 应城市杨河镇“牛王节”复活,耕牛披红吃糯米糍粑,传承农耕文化魅力^[应城]^
- • 孝感乡村自驾环线发布,畅游7县区“最美乡间公路”
- •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手稿回乡展,复原其天文观测仪器,传承千年智慧之光
- • 高校联盟定点支援,助力乡村振兴——农业技术培训300场次成果显著
- • 孝感籍院士牵头组建“历史名人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助力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