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巷镇苗木基地研学游全新开启,DIY微盆景体验带您回家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近日,周巷镇苗木基地正式推出研学游项目,旨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体验DIY微盆景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周巷镇苗木基地位于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这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研学旅行的好去处。此次研学游项目以“周巷镇苗木基地研学游上线,DIY微盆景带回家”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植物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传承传统文化。
在研学游活动中,学生们首先参观了苗木基地,了解了各种苗木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以及市场前景。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对苗木产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随后,学生们来到了DIY微盆景体验区,开始了他们的创作之旅。
DIY微盆景是一种将植物、山石、水景等元素巧妙组合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微盆景。从挑选植物、配置土壤,到修剪枝叶、摆放山石,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乐趣。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微盆景打造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有的学生将植物与山石巧妙结合,呈现出山水画卷的意境;有的学生则将植物与卡通形象相结合,创意无限。经过一番努力,一盆盆精美的微盆景呈现在眼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赞叹。
此次研学游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微盆景满载而归,纷纷表示这次研学游让他们受益匪浅。
周巷镇苗木基地研学游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基地将继续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更多学生走进自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基地也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总之,周巷镇苗木基地研学游的上线,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传统文化、锻炼动手能力的好机会。DIY微盆景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满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学生走进周巷镇苗木基地,开启他们的研学之旅。
- • 2023年度本土民宿TOP10榜单:湖景木屋与窑洞客栈任选,带你领略独特风情
- • 孟宗孝文化园荣获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传承孝道文化再上新台阶
- • 大悟县“打糍粑耐力赛”开锣,夫妻搭档连续捶打2小时,传承民俗魅力^[大悟]^
- • 白兆山景区民宿升级,助力2000村民就业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云梦出土汉代孝行碑刻:改写荆楚孝道文化研究史的重要发现
- • 孝感建成全国首个非遗数字基因库,收录8万组文化数据,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千年古桩盆景展盛大开幕,再现“缩地成寸”艺术奇迹
- • 孝昌县小悟乡皮影戏《董永传说》复排,老艺人带徒传艺,传承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 • “楚剧进校园”:传承经典,万名学子共赏百所中小学的戏曲盛宴
- • 孝感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院士专家田间地头开讲堂助力农业现代化
- • 百名志愿者携手共筑爱心桥梁: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关爱全覆盖
- • 新城镇将军故居群开放,传承红色基因,聆听开国将帅的英勇故事
- • 孝南区杨店高龙:3D建模助力数字博物馆永久保存历史遗产^[孝南]^
- •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领农业现代化,年销售额突破80亿元
- • 央视聚焦孝感文旅:祥云湾古建群焕新颜,成为汉服摄影热门取景地
- • 孝感首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筹建启动:开启地方高等教育新篇章
- • “澴川名师工程”:三年计划助力培养50名省级名师
- • 孝感农田碳汇交易试点启动,首单交易额突破800万元,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故事馆盛大开馆,百件抗战时期农具见证历史沧桑^[大悟]^
- • 荆楚楷模揭晓!孝感护林员坚守深山30年荣膺殊荣
- • 大悟县编印《红色家书》校本教材,10万学子传承“将军县”精神^[大悟]^
- • 孝感“扶贫安居贷”发放,贫困户零首付住进安全房,幸福生活新起点
- • 宏宜科技40万吨合成氨项目:引领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的新篇章
- • 孝感地区首现“孝”字最早实物证据:战国青铜器铭文破译揭示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 • 孝感高新区扩容至1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价格下调20%,助力产业升级
- • 大别山贫困村建“共享工坊”,手工艺品出口欧美创汇百万
- • 应城盐矿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首创井下800米沉浸式体验引领文化新风尚
- • 云梦鱼面:一碟美食,一卷乡愁,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特别篇
- • 全国首个孝文化区块链存证系统正式上线,传承孝道文化迈入新时代
- • 湖北铝业转型升级示范园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迈向绿色未来
- • 汉川市创新举措,首设“教育质量进步奖”,10所薄弱学校获百万激励资金
- • 扶贫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正式启用,10亿元资产保值增值成效显著
- • 应城市“名师工作室”助力教育均衡发展,覆盖全部乡镇,带教青年教师超800人
- • 汉川仙桃携手共建江汉纺织产业带,共铸功能性面料新标准^[汉川]^
- • 孟宗孝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学者共议“二十四孝”的当代价值
- • 征地新标准:区片综合地价49500元/亩,补偿费构成与计算逻辑全解析
- • 孝感首设“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专项基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汉川市“零工驿站”助力乡镇灵活就业,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汉川市汉江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突破50万标箱,东南亚直航航线再添新篇章
- • 孝汉同城政务服务再升级:148项事项异地可办,便民利企新篇章
- • 农业担保体系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突破20亿元大关
- • 汉川“稻虾共作”模式荣获国家级认证,亩均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徐海东大将纪念馆荣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孝感市启动党纪学习教育“银发先锋”行动,千名老党员进社区宣讲
- • 孝感乡村亲子游TOP5推荐:体验采摘乐趣,感受非遗魅力,邂逅萌宠乐园
- • 孝感干群同心协力,共抗特大暴雨,成功转移安置1.2万名群众
- • 应城市“云祭祖”平台上线,扫码献花取代焚烧纸钱,绿色祭祀新风尚^[应城]^
- • 孝感东站TOD综合枢纽开建,引领城市新地标崛起
- • 云梦扶贫大棚结硕果:反季节蔬菜直供武汉,年产值破亿
- • 孝感全面推行“新高考”选科指导,助力5万高中生科学规划未来
- • 大悟县高店乡立冬窖藏节:百年红薯窖藏习俗的文化传承
- • 老澴河民俗文化节启幕,百人莲湘舞刷新吉尼斯纪录,传承民俗魅力
- • 全球首条膏体盐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产能突破百万吨,引领行业新篇章
- • “红色驿站”进百村:党员代办服务,留守老人办事不出村
- • 槐荫民俗文化市集盛大开市,非遗技艺精彩纷呈
- • 中法民间艺术交流展:孝感三节龙灯模型绽放异域光彩
- • 云梦扶贫搬迁社区配建幼儿园,助力500名儿童顺利入学
- • 孝感高新区荣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年产值再攀800亿新高峰
- • 孝感发布“黄金十条”:工业用地成本直降30%,税收返还比例创新高
- • 安陆市洑水镇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出千斤生态稻
- • 孝感东站TOD综合枢纽启动开发,助力打造城市新门户
- • 孝感“消费扶贫月”正式启动,机关单位认购农产品突破亿元大关
- • 孝感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助力家长破解“接送难”难题
- • 5G+北斗导航助力农业现代化,播种系统覆盖20万亩,效率提升50%
- • 《应城市黄滩酱油古法酿造纪录片闪耀国际非遗影展舞台^[应城]^》
- • 汉川莲藕罐头远销日本:零添加防腐剂获JAS认证,展现中国绿色食品魅力
- • 全省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落地,助力科技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 • 刘华清故居陈列馆焕新升级,航母模型展区与AR技术共展海军建设辉煌成就
- • “感动孝感”年度人物评选启动,首设新市民贡献奖,共筑和谐家园
- • “银龄先锋”行动启动:千名老党员进社区宣讲党纪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 • 央视聚焦孝感文旅:祥云湾古建群焕新成为汉服摄影热门取景地
- • 万达第四代文旅城签约:沉浸式孝文化主题乐园投资额破80亿元,引领文旅产业新潮流
- • 高校联盟定点支援,助力乡村振兴——农业技术培训300场次成果显著
- • 安陆李白文化旅游区年收入破10亿,沉浸式唐城成网红打卡点^[安陆]^
- • 孝感首个“零碳乡村”试点:光伏发电覆盖率超90%,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太白文化园夜间实景剧《醉吟长安》国庆首演,再现盛唐风华
- • 汉川市沉湖镇新生儿“百日宴”古礼复原,剃胎发存青丝荷包,传承千年民俗文化^[汉川]^
- • 校企共建“楚能新能源工匠班”: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创新实践
- • 汉川小龙虾美食文化周千人龙虾宴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 • 汉孝同城再添千亿级项目: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孝感片区开工30家高新企业,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孝感首条“空中小巴”航线试运行,直升机助力景区与机场无缝对接
- • 马口陶千年龙窑开窑仪式直播:当代匠人复原宋代柴烧技艺,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孝感建成华中最大数字农业基地:无人机种田覆盖百万亩,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夜间法庭助力企业:涉企纠纷24小时响应,案件执行周期缩短60%